随着俄乌战事未停,特朗普对普京的不爽也越来越大,直接把原本50天的停火“最后通牒”压缩到10天,没想到俄方丝毫不给面子,完全不理会。
据环球时报报道,特朗普说因为俄乌冲突没有任何停火的希望,他觉得自己对俄罗斯太“手软”了,要求俄罗斯赶紧和乌克兰签和平协议,否则在10到12天内会实施更严厉的新一轮经济惩罚。面对美国方面压得这么紧的“最后通牒”,俄方的反应却很淡定,毫不慌张,感觉底气十足。
特朗普对俄罗斯施加压力,虽然嘴上挺得很硬,可从他的表现来看,心里其实没那么踏实。
每次特朗普一提起俄乌局势,总有人会拿他竞选时那句夸下海口的话来挑刺,说什么“24小时搞定战争”。可实际情况呢,除了特朗普对普京的态度,从“欣赏”变成“不满”之外,局势走向并没啥不同,还是那句话,“你说你的,我打我的”。
特朗普政府一向走的就是挺实际的外交路子,既然对普京的“示好”没啥用,那就缩短制裁的时间,表现得对俄态度强硬点,这样也能给自己找点面子,营造出个“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普京不配合”的氛围。
到最后期限一到,不管谈没谈妥,特朗普都能一摆手,说我已经尽力了,然后就把制裁的刀砍下去,堵住那些指摘他的人。
有人觉得,特朗普缩短制裁的时间,说不定是趁着“赶时间”呢,毕竟这个截止点,正好和欧盟对俄第18轮制裁刚刚全面实行的时间卡得挺紧,而且和中美关税休战的截止日期差不多,像是凑在一块的。
特朗普可能打算把这三件大事一块儿安排,想着借机等待个转机,可能会先让欧洲和俄罗斯的矛盾再激烈点,然后他赶紧跟着出手施加制裁,分担俄罗斯可能的反应。要是效果好点,归功还是他的;要是没啥结果,也能说成是欧盟“不给力”,事儿就算摆平了。
比方说,特朗普还打算用极限施压的办法来对俄,假装一副强硬的模样,其实就是摆个架势给中国瞧,想用这种吓唬的招数,在中美谈判还没开始之前给中方制造点压力,想让中国在贸易啥的事上让点步。
不过,特朗普这一连串的动作,反倒让人更清楚地看到他内外压力都很大,急着制造外部麻烦,想着借此转移关注点,还想把责任往别处推,真是烦恼着呢。
和美国打了这么多年的交手,也经历了不少制裁,俄罗斯会不会被这些虚晃一枪的表面功夫吓到了呢?美国自己得明白点,否则或许会被误导。
俄罗斯一直保持镇定,面对威胁为什么能这么淡然自若,这其中的底气到底从哪来?
果不其然,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俄罗斯显得挺淡定的,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还公开反击,指出特朗普这是在“玩最后通牒的把戏”,最终只会引发一场牵扯到美国的冲突。
俄方的底气主要是靠对西方制裁的“习以为常”。经过三年多的俄乌冲突,俄罗斯经济没有崩溃,反倒是在军工和能源的支撑下,逐渐适应了“战时模式”。GDP虽然涨得不多,但也足够让人觉得有点门道。
对于特朗普说的“非常严厉的关税”威胁,考虑到美俄之间那点贸易规模,即使加征100%的关税,对俄罗斯整体经济来说,也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冲击。
普京政府很明白,这点代价根本不足以促使他们放弃在乌克兰的核心利益,反倒是现在这个模糊不清的停火状态,才是真正难以收场的局面。
对特朗普政府的处境,俄方也有自己的看法。自从特朗普上任以后,他的承诺不是一直执行的,所以克里姆林宫可能觉得,这种“最后通牒”多半也就是个响声大、雨点小的事儿,要是真对俄动大规矩的制裁,涉及的范围太广,俄方就估计他是不敢真动,也玩不起大动作。
总归,打不下来,谈判桌上也别指望能达成协议。俄方目前最铁的底牌之一,就是在战场上保持主动。俄方觉得,现在形势对自己挺有利的——美国援乌已经开始累了,欧洲那边像赶鸭子似的,也挺被动的。与其现在被特朗普的“十日通牒”逼得在不太合适的条件下谈判,不如玩“拖”字策略,等待更合适的时机再行动。
其实,除了明确知道特朗普政府没啥牌可打,对俄军能够占到便宜也挺有信心,俄罗斯更大的底气,可能还得归功于他们对中俄合作关系的高度信任。
对俄的制裁一搞,难免连带着把中国也扯进去了,特朗普呀,最好三思再行动。
这么讲,是因为美国对俄的制裁方案里,特别提到了二级制裁,把中国、印度等与俄罗斯做能源交易的国家,也纳入了目标范围。这一块被外界看作更有“操作性”,或者说,这部分内容,才是真正让特朗普对俄制裁获得“杀手锏”的关键所在。
特朗普或许想着“祸水东引”,打算把针对俄国的制裁矛头转向买俄油气的中国,幻想着能切断俄罗斯的“钱袋子”,逼它妥协,或者让中国疏远俄罗斯。不过,这盘棋,基本可以说是“臭棋里的臭棋”。
中国可不吃这些威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中俄之间的贸易关系,既是双方的战略合作,也是经济合作的现实需求。中国得保障能源的稳定供应,俄罗斯嘛,也需要个靠谱的出口市场。
其次,中方的立场其实是有底气的支撑着,一旦遭遇制裁,中方也会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而且手里的牌不少,从农产品到大飞机订单,再到关键矿产稀土的出口管控,美国经济要付出的代价,估计远比对中国的制裁痛得多。
把对俄制裁再扩大到中国,对特朗普来说算是“自损八百”的做法,不仅效果不好,还可能让美国的影响力进一步削弱,变成众人讨伐的对象。
经历过上一回对中国贸易战的惨痛教训,特朗普只要还能动点脑子,应该知道这条底线不能越,俄罗斯对这事儿倒是“置之不理”,大概也在暗中观察着特朗普到底敢不敢捅这个马蜂窝,想看他自找麻烦的好戏。
网上配资114,好股配资网,中国股票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