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开说要“拿下格陵兰”,这话当着全球好几国的面甩出来,炸开了局面。
2019年特朗普就开始提格陵兰,2025年1月25日他又重提,1月26日和1月30日分别在公开与访谈中反复放话,连国务卿助理也出来撑场面,这不是一时兴起,这是延续的战略念头。
格陵兰法律上是丹麦自治领土,冰盖下藏石油、天然气和稀土,资源量惊人,对美国替代中国稀土链条来说,是一块金字招牌,这算盘能不响吗?
丹麦立马顶住,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3月10日公开说“格陵兰不可售”,格陵兰本地政界和民众也愤怒回怼——你谁啊,2025年还买国家?
但美国内有硬派声音,5月4日特朗普对NBC说“不排除武力拿岛”,布置过登陆路径和部队顺序的说法随之流出,国防部也承认有相关计划,这话一出,北约内部气氛骤冷,民主党参议员蒂姆·凯恩直接指责违背盟友主权,这是挑衅还是演练?
8月泄出的间谍案是转折点,丹麦媒体披露至少三名与美方有关的人员在格陵兰搞影响力行动,秘密接触分离主义团体、散发传单、用加密手机收集情报,丹麦外交部当即召见美大使,称此举“不可接受”,盟友之间的信任裂缝被赤裸裸揭开了。
丹麦反击更具戏剧性,9月9日至19日搞了“北极之光2025”大演习,五国联手派出特种部队、护卫舰、F‑16与雪地兵种,上岛实操,从努克到伊卢利萨特的防渗透与协同演练全覆盖,这次演习把美军留在看台上——这是秀肌肉还是示范团结?
法国、德国、瑞典、挪威都参与其中,法国出70多人,德国拿工程兵,挪威派狙击手,整个阵容像是在说:你别乱来,欧洲可以站在丹麦这边挺得住吗?
与此日本动作敏捷,8月中旬派官员带地质设备到东部取样,盯上稀土潜力,这跟7月17日日本与欧盟关于联合采购稀土的会谈、以及9月16日欧盟副主席访日的邀约构成一套连环动作——欧美拉日本入局,难道是想用第三方掩护岛屿主权?
欧盟在4月就把“经济安全”列为议题,4月2日的高层交流、7月23日的东京峰会联合声明,这些时间点说明欧盟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章法地把供应链去中国化做成一盘棋,这盘棋会不会把格陵兰从地缘争夺变成资源联盟?
丹麦与欧盟拉日本当挡箭牌,有两层意思,一是把地缘政治的风险国际化,把对抗从丹美直接对峙变成多边博弈,二是通过欧日资本和技术降低对单一供应链的依赖,这招能不能把中国赶出稀土供应链核心位置?
特朗普反复把格陵兰与巴拿马运河、加拿大并列,暗示这是战略通道与资源要点,这种把资源问题上升为国家安全的做法,既是对内政治动员的工具,也是向选民表态的短期策略,你觉得这是竞选话术多,还是战略定向真?
演习的实质是防御还是示威,丹麦官方说针对“潜在风险”,但没有点名美国,媒体上却直译为“给特朗普看的”,这在外交上是个精妙的姿态,既保持盟友关系,又能在公众面前表态反对美国某些做法,丹麦能靠这套姿态长期撑住吗?
在产业链层面,格陵兰的稀土开采并非一朝一夕,开发需要环境评估、基础设施、大额投资与多年技术积累,欧盟和日本的介入是试图把上游开采和下游加工链条结合起来,减少对中国中游冶炼能力的依赖,这条路现实吗?
现实难点多:格陵兰的天气和地理成本极高,开采成本、物流链、环保审查都会掏空粗粝的利润模型,欧日能不能背得住长期投钱与技术支持,这是关键风险所在;
此外,国际法和主权问题是绊脚石,丹麦和格陵兰本地政治意愿必须得到尊重,任何外部资本若被视为“掠夺式开发”会遭到政治反弹,欧盟日本要走可持续和本地利益挂钩路线,还是走纯商业化开发路线,你觉得哪个更能拿到当地同意?
从看,若美方真动武或继续高压,第一波是北约内部信任危机加深,第二波是欧盟对美国的战略自主呼声上升,第三波则是全球稀土格局重整,产业链开始向多极分布,你愿意押注哪一波影响更深?
方面,丹麦靠什么撑住?一是北约与欧盟的政治支持,让丹麦把单边压力变成集体回应,二是通过让日本与欧盟进入资源链,分散风险,三是公开演习与揭露间谍案来提升国内与国际声援,这些能否形成长期安全保障?
欧洲的底气还包括军民合作,把防御演习与经济合作捆绑,法国德国不会为格陵兰单独开战,但他们能把外交、法律与经济工具组合使用来阻遏美国非盟内的强硬做法,这套组合拳够硬吗?
日本的底气在于市场与技术,没有天然资源就用资本和技术换位进入,但日本须估算与美国关系的政治成本,踩谁的尾巴必须掂量,是挺欧洲还是继续靠美安全伞,这选择不轻松;
对美国而言,把资源问题简单化为“买地或武力夺取”的叙事,短期能收割国内民族主义红利,但长期会削弱盟友信任与全球供应链伙伴的合作意愿,这条路走得通吗?
回到产业本身,稀土不是单一矿石就能解题,炼制、分离及深加工能力才是关键,若欧洲日本真想脱钩,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和十年时间去建立从矿山到高端材料的完整链条,这条成本账你愿意付吗?
最后这个事儿没结局只开篇,格陵兰从资源议题被拉成地缘政治大戏,接下来是继续降温妥协、长期外交博弈,还是走向更硬的对抗路径,答案会决定未来十年资源与安全的游戏规则,你押哪一边?
网上配资114,好股配资网,中国股票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