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与I类创新药一经上市,北京市的医院无需召开药品遴选会即可直接纳入采购目录,创新医疗器械3个工作日内完成入院。10月16日,在北京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陈航披露了破解创新药械入院应用“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多项实质性举措。这些措施直指创新药械入院环节的采购堵点,通过简化流程、建立绿色通道等方式,加速创新产品从研发走向临床应用的进程。
陈航介绍,创新药械入院应用作为创新药械从研发走向临床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入院环节是药企创新价值兑现的关键节点。北京市卫健委今年专门出台创新药械入院举措,着力破解市属医院采购堵点。
根据《关于进一步支持市属医院创新药械入院若干举措(2025年)》,每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目录发布后及I类创新药等创新药品上市后,医院无需召开药品遴选会,直接纳入本院药品目录;纳入北京市《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北京市首台(套)重大装备目录》等市科技、产业部门认定的目录产品,直接纳入医院供应目录。认定的目录清单下发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供应目录更新。
北京市还建立了临床急需或疗效显著改善的创新药械绿色通道,予以优先支持保障。市卫健委与市药监局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定期更新创新药械名单,目前已完成59个品种的梳理,其中25个品种已启动临床试验备案,8项试验由在京医疗机构开展。
支持医疗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临床研究,有何具体举措?陈航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北京市实施了名企名院“结对工程”,目前已促成四对重要合作:礼来与宣武医院、诺华与安贞医院、辉瑞与友谊医院、阿斯利康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这些合作已在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阿斯利康签署研究型医院战略合作协议后,新启动临床试验14项,其中牵头7项,并开展了博士后联合培养计划。
宣武医院率先发布阿尔茨海默病修饰治疗专家共识,创新药多奈单抗开出全国首张处方;在京临床试验启动平均用时仅8.43周。
安贞医院与诺华合作,以研究型病房为基地,建立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化管理流程,规范项目执行,提高研究效率。
友谊医院与辉瑞合作,在京新增27项临床研究,首次以北京主体申请4项。定向培养临床PI(临床病种负责人)30名,共同申请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组建研发开放创新中心-北京合作基地。
网上配资114,好股配资网,中国股票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